Starcoin 上的模块化 RWA:实物资产的范式转变
Published at August 28, 2025 By Starcoin.
实物资产 (RWA) 通常被称为区块链大规模采用的“最后一道防线”。想象一下,代币化的房地产、受监管的证券或合规的稳定币,能够像今天的 USDC 转账一样无缝移动。但问题在于:区块链需要强制执行所有权、合规性和安全性保障,才能获得监管机构和机构的信任。
多年来,以太坊虚拟机 (EVM) 一直是默认平台。像 ERC-20、ERC-721 和 ERC-3643 这样的标准推动了代币化发展。但它们的核心依赖于一种基于映射的模型——本质上是一个智能合约中的巨大电子表格,上面写着“账户 X 拥有 Y 个代币”。
在不需要实物资产保障的情况下,这运作得很好。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:
EVM 中的所有权:一个映射的幻象
在 EVM 中,代币不是你持有的“实物”。它们只是存储在合约内部映射中你的地址下的数字。
- 它们会被有漏洞的合约复制吗?是的。
- 它们会因失误而被销毁或放错地方吗?是的。
- 如果编码不正确,转账可以绕过合规逻辑吗?不幸的是,是的。
开发者通常需要编写数千行额外的代码来修补这些风险。但当我们谈论受监管的资产时,任何差错都是不可接受的。
Starcoin Move 中的所有权:资源——你无法作弊
Starcoin 基于 Move 语言构建,通过其资源系统颠覆了 EVM 模型。
- 资产即资源: 这意味着代币不是电子表格中的一个条目。它是一个存在于账户下的数字对象。
- 不可复制: 你无法意外地复制/粘贴一个资源。编译器强制执行这一点。
- 不可丢失: 除非明确编程,否则你不能“丢失”一个资源。所有权是明确的。
可以将其比作银行账本(EVM 映射)和实体保险库(Move 资源)之间的区别。在以太坊中,你的金条只是账本中的一行。在 Move 中,你实际上持有这块金条,而物理规则(编译器规则)会阻止它被复制。
默认强制执行的合规性
在 EVM 上,转账只是映射中的一次更新:balances[from] -= x; balances[to] += x;
。开发者可以创建多个转账函数,甚至绕过逻辑直接改变余额,这使得合规性检查变得脆弱。
在 Starcoin 的 Move 中,资产是资源,每一次转账都必须遵循严格的两步路径:
withdraw<Token>(from, amount)
从账户中取出资源deposit<Token>(to, resource)
将资源存入账户
这种设计带来了三个巨大优势:
- 单一入口点: 所有转账都使用相同的路径,没有旁门左道。
- 全局合规性: 检查可以一次性附加在
withdraw/deposit
上,并适用于任何地方。 - 编译器强制的安全: 不会意外地复制或丢失资产。
对于 RWA 来说,这意味着合规性不是规则的拼凑——它由架构本身强制执行。
优雅地设计 Starcoin 上的 RWA
Starcoin 已经有了用于同质化代币的 SIP-20 和用于 NFT 的 SIP-721,因此无需重新发明代币标准。关键是在不使代币逻辑本身过载的情况下,用一个简洁的合规层来扩展它们。
- 身份注册表(Identity Registry) 一个独立的模块维护账户的链上身份状态(KYC/AML 验证、管辖区、投资者类型)。这为每次转账提供了合规性检查的参考点。
- 合规模块(Compliance Module)
一个通用接口,如
can_transfer(from, to, amount/tokenId)
,用于强制执行规则,如限额、锁定期或白名单限制。不同的合规策略可以被插入,而无需更改代币标准。 - 管理操作(Admin Operations) 附加的入口函数为监管机构和发行方提供了在需要时进行冻结、解冻或强制转账的能力。
Starcoin 中这种设计的优雅之处在于 Move 所强制的 withdraw → deposit
转账路径。所有代币移动,无论是 SIP-20 还是 SIP-721,都必须通过这条路径。通过在此处插入合规性和注册表检查,合规性变得全局化、一致且无法绕过。与在 EVM 合约中修补多个转账函数相比,这种设计既更安全也更简单。
结论
以太坊生态系统在开创数字资产方面功不可没。但随着讨论转向将数万亿美元的 RWA 上链,技术基础至关重要。Starcoin 基于 Move 的模型提供了 EVM 映射无法实现的功能:
- 行为像真实资产而非电子表格条目的资产
- 防止复制和丢失的内置保障
- 设计上就具备的合规性检查点
受监管的数字金融的未来将巩固在具有正确架构的区块链上。而这就是你不能忽视 Starcoin 的 Move 优势的地方。